村莊一家一戶樓堂前的曬欄,幾乎都是用16根或者18根杉木從樓堂前抵墻而出,面朝天空,平整,伸展,放上竹編的曬簟曬盤就成了無遮無攔的曬場,當?shù)厝朔Q之為曬樓。
篁嶺人家曬作物沒什么講究,山里種的、地里長的,什么趕上就曬什么,辣椒、紫蘇、稻谷、黃豆、皇菊(菊花)、柿子……一年又一年,循環(huán)往復,他們恨不得把整個山野田地的收成都曬起來。而曬樓上色彩最為濃烈的,當屬辣椒和稻谷——粉墻黛瓦,配上那一盤盤紅色的辣椒、金色的稻谷,正是一幅明艷而恬淡的畫卷。
如果說,鱗瓦與馬頭墻展現(xiàn)的是篁嶺徽派建筑的“密”,那么天井與曬樓無疑是村落民居的“透”。
在篁嶺,農(nóng)家的收成是不必問的,一看曬樓就知道。
秋日里,我在天街邊走近一位坐在長凳上切辣椒的老嫗,她看上去有60多歲,頭系方格子的陽袱(頭巾)。她把兩個或者三個辣椒并攏按在刀板上,一刀接著一刀,刀法嫻熟,切下的辣椒一圈一圈的,散在刀板上,水滋滋的,鮮潤得很。
等裝辣椒的竹籃夠上一曬盤了,就搬到曬樓上去曬。于是,空氣中飄浮著一股辣辣的氣味。色澤誘人的辣椒經(jīng)不住曬,陽光一照就蔫了,原本滿當當?shù)臅癖P曬簟里便留出了許多空隙。
篁嶺女人的美是呈現(xiàn)在日常勞作中的,她們永遠是曬樓的主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