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援直升機
地震救援機器人
北斗定位裝備
生命探測儀
八旋翼無人機
520臺北斗裝備照亮生命線
四川雅安蘆山地震發(fā)生后,隨著救災進展和相關新聞的持續(xù)發(fā)布,越來越多的事實顯現出許多科技在救災中的應用。解放軍又有哪些抗震救災武器裝備?本版為您解讀。
北斗定位裝備
雅安地震發(fā)生后,總參謀部20日下午為抗震救災部隊緊急配發(fā)260部“北斗”衛(wèi)星導航定位裝備,為抗震救災提供應急導航定位保障。此后又從成都測繪導航局戰(zhàn)儲庫緊急增調260臺。
截至昨日17時,災區(qū)北斗用戶已達500余臺,定位27000余次,通信30000余次。
“北斗”特有短報文通信功能
北斗衛(wèi)星導航系統專家組成員、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專家、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介紹,這不是“北斗”第一次用于救災,但這次在雅安的應用,更大程度檢驗了“北斗”實際應用。
1 北斗有定位和短報文通信功能
可以及時把位置報給救災指揮部。汶川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災害發(fā)生后,通信設施完全被破壞,唯一有用的就是“北斗”系統,“北斗”的短報文通信功能不啻照亮了生命線。
2 北斗引導功能更完善
在救災時需要尋找更便捷、無阻礙的小路,利用北斗接收機精確尋找小道,能為救援大大節(jié)約時間。
3 北斗能還原地震時地表運動情況
北斗能為尋找地震成因提供線索。劉經南說,“目前有關雅安地震成因的分析,業(yè)界有人認為是汶川地震的余震,有人認為是獨立的地震,比gps‘眼神’更好使的北斗,或許能看見點什么”。
他介紹,北斗是全球首個采用三頻定位技術實現厘米級定位的衛(wèi)星導航系統,其捕捉信號更快、精度更穩(wěn)定。“目前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湖北示范項目已建成試運行,首次在專業(yè)應用領域實現厘米級精確定位,達到2厘米和5厘米,可以說,正是北斗地基增強系統,北斗提升了‘視力’。我們正在通過臨近四川的湖北站點,演算數據,試圖還原地震時的情況”。
米-171直升機
米-171直升機以其靈活機動、快速反應和便捷自如等優(yōu)勢,被人們形象地稱為“陸戰(zhàn)飛將軍”和“低空旋風”、“空中幽靈”、“空中坦克”等。在抗震救災一線,解放軍直升機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輸送人員物資,為災區(qū)人民解燃眉之急。
地震救援機器人
雅安地震發(fā)生后,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廢墟可變形搜救機器人、機器人化生命探測儀、旋翼無人機三款機器人迅速反應,已于20日下午出發(fā)急赴災區(qū)開展救援工作。預計它們將在震后黃金72小時救援期協助搜救人員發(fā)揮巨大作用。
廢墟可變形搜救機器人2011年研發(fā)成功,曾被國家地震局評為“十一五”以來最具應用實效的10項科技成果之一。它是履帶式的,最大的特點就是可根據廢墟現場的地形進行變形,可以呈現條形、三角形等形狀,在復雜的廢墟環(huán)境中移動。
據了解,這款機器人主要是用于信息采集,可代替人進入仍存在余震、結構極不穩(wěn)固的倒塌廢墟中尋找被埋的幸存者。這款機器人還通過集成機械臂,給廢墟下面的幸存者投遞氧氣、水、流體食物等。
生命探測儀
雅安地震發(fā)生后,武警武漢市消防支隊迅速組成一支105人的地震救援隊待命。據該隊支隊長代旭日大校介紹,我市消防地震救援裝備精良,器材裝備有地震救援工具、72小時自我保障物資及現場照明工具等器械。
搜救用的生命探測儀有兩種,一種是雷達式,另一種為視頻顯示。雷達式的可在方圓30米內,搜尋出微弱的生命體,精確現場方位,便于施救。視頻顯示優(yōu)勢在于可清晰觀察被困者所處的環(huán)境,了解內部結構,便于制定救援對策,兩者還均可以在夜間使用。 (記者董曉勛 通訊員李國柱)
八旋翼無人機
20日上午,正在成都進行無人機電力巡線展示的武漢易瓦特公司一行5人在獲悉地震消息后,立即攜帶一架八旋翼無人機和一架螺旋翼無人直升機,驅車趕赴蘆山縣參與救災,并用無人機航拍受災畫面,第一時間提供給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,為救災行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。
EWZ-S8八旋翼是易瓦特無人機技術研發(fā)團隊經過多年研究、測試,最新推出的一款全球同類產品載重量最大、可垂直起降、擁有多項專利的無人飛行系統。可搭載4公斤的設備在6級大風中正常作業(yè)。能用于執(zhí)行資料收集、測量、檢測、偵查等多種空中任務。(記者 彭仲)
八旋翼無人機參數
機身長寬:80厘米*80厘米
機身高度:45厘米
裝備:機身4角配備8個螺旋槳,可在極小的場地進行垂直起降
動力:飛機用鋰電池驅動,滿電可續(xù)航35分鐘,可在海拔5200米的高原起降
最大飛行高度:500米
最大航程:20公里
最快速度:每小時50公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