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場鏡頭3月20日,臨潁縣杜曲鎮(zhèn)高標準糧田示范方內,隨著發(fā)動機的轟鳴,10多臺無人植保機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騰空而起,飛向麥田,其下方的農藥噴灑口噴出一道道霧簾。見此情景,站在地頭的參會代表紛紛拿出相機拍照,定格住這些現代農民的“新寵”。
現場的農業(yè)專家介紹,兩架“無人機”理論上每次起飛8分鐘就可以完成16畝土地的植保作業(yè)。如果沿用傳統(tǒng)的人工操作模式,兩架飛機的工 作效率相當于100個勞動力。無人機帶來的不僅是生產力的解放和作業(yè)效率的提高,采用這種方式進行作業(yè),單位農藥、肥料的用量將減少10%~15%,而農 藥、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則提高到90%,能有效減少藥物對作物和土地的不利影響。
記者連線記者從省農機局了解到,去年我省將無人植保飛機這種新型農機納入了農機補貼范圍。在國家補貼30%的基礎上,我省按載重藥量進行了累加補貼。其中,5公斤以下,省級累加補貼10%;5公斤到10公斤,省級累加補貼20%;10公斤以上,省級累加補貼30%。
省農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去年全省共對130臺無人植保機進行了補貼,今年將繼續(xù)加大對無人植保機等農機的補貼力度,推進農業(yè)機械化、規(guī)模化發(fā)展。11